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写下一篇《感谢贫穷》打动无数人
有人说,自己很穷
没有足够的钱让生活变得精彩
但学联君想问
贫穷真的会限制我们的生活吗?
看完这个女孩的故事
你心里或许会有答案
图片上这位笑容灿烂的女孩
名字叫王心仪
毕业于河北枣强中学
今年高考考了707分
已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
她却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
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
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
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她告诉我们
当妈妈把录取通知书照片发给她的时候
整个人特别兴奋
一直要妈妈里里外外
把录取通知书拍个遍
当晚甚至激动到失眠
01
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旅程
有的直达彼岸
有的蜿蜒曲折、艰难前行
王心仪出生在枣强县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妈妈体弱多病
常年在家照顾患有高血压、哮喘病
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
家中有两个弟弟
大弟弟即将升入高三
小弟弟还没有上小学
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
以及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王心仪的家
但贫困的家境没有影响乐观的她
小学、初中、高中
王心仪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
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
每次学校开家长会
心仪妈妈都因为
没能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
没有其他家长那么优秀
而感觉丢了孩子的脸
不想去参加家长会
这个时候
心仪都会说
“ 妈妈,我特别希望你去参加我的家长会
每次你去我都非常开心
看到你我的心里就有了底 ”
02
在困境中的家庭
她学会了友善、勇敢和坚强
用幼小的身躯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
从小学开始
王心仪就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家务
经常会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喂鸡割草、采摘棉花、放羊
……
春耕时帮妈妈在田间犁地
她在前面拉
妈妈在后面推
深一脚,浅一脚
稚嫩的肩膀过早地
帮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
王心仪的小弟弟
王心仪每个月的生活费
是平常孩子的一半
每次买饭就买一些大白菜
舍不得吃点荤菜
在学校的时候
非常挂念妈妈的身体
经常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妈妈的身体情况
王心仪的妈妈和弟弟
妈妈身体不好,经常感冒
而且一感冒就好长时间好不了
胃不好,经常喝中药
每次妈妈不舒服的时候
王心仪就会在一旁倒水喂药
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并承担起妈妈所有的家务
照顾姥爷和弟弟、做农活等
王心仪的大弟弟,成绩和她同样优秀
03
快乐微笑的人
他们拥有昂扬向上
积极光明的姿态和心态
王心仪的班主任张秀英
曾这样评价她
“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
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的确,她爱好画画、唱歌、演讲
平时经常会关注时事政治
也喜欢阅读外文书籍
王心仪高中时期做了三年班长
据说,每一个和她同桌过一段时间的同学
成绩通常都会有进步
因为她一直都乐于助人
经常会帮别人解决问题
同学们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她都会耐心解答
王心仪爱好写作
很小就展现出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在刚刚开始住宿生活的时候
由于不适应,想念妈妈
于是把对妈妈的思念写成诗歌
妈妈看完之后非常感动
时隔多年仍然记忆犹新
她还一直叮嘱女儿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发表
虽然高中学的理科
基于对文学的喜爱
王心仪在填报志愿的时候
选择了北大中文系
这让周围很多人不解
但是她说
追随自己喜欢的事情太重要了
04
父母面对生活不屈的样子
是孩子最好的养分
王心仪和弟弟高中期间
一直在领贫困生的补助
有位爱心人士也一直在关注姐弟俩
经常说只要他们有困难
随时可以联系他
王心仪妈妈说
“非常感谢社会对我们这个家庭的关照
只要是自己家庭所能负担的
绝对不会向别人请求资助
我们一家人省吃俭用
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
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钱还是去帮助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妈妈从小教育她要好好努力
将来以后有能力一定要
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回报国家和社会
很多人都说从王心仪的脸上
看到的都是阳光
仿佛她所经历的都是晴天
看不到任何阴霾
其实她自立自强
阳光乐观的精神
正是其父母的折射
任何先进的教育方式
都比不上父母面对生活的态度
对孩子的影响深刻
一路走来
王心仪了解前路的艰辛
依然热爱生活
因为顽强而生气勃勃
王心仪之前写的一篇
《感谢贫穷》的文章
看哭了学联君
所以在这里跟青们分享一波
↓↓↓
提笔时,我是有些许犹豫的。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讲起这个关于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
我出生在河北枣强县枣强镇新村。枣强县是河北省贫困县,人均收入极低。我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读于枣强中学,小弟弟还在上幼儿园。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
小孩子的世界,本就没有那么多担忧与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贫穷与生活的真相,是在八岁那年。那年姥姥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平静的生活如同湖面投了颗石子一般,突然被击得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乱,却难以从拮据的手头挤出救命钱来。姥姥的生命像注定熄灭的蜡烛,慢慢地变弱、燃尽,直到失去最后的光亮。
姥姥辛苦了一辈子,却未换来一日的闲暇,病床上的她依然记挂着牲畜与庄稼。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姥姥的离世,让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贫困扼住了咽喉。可能有钱也未必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经济的窘境的确将一家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我清楚地记得那些灰暗的日子里母亲无声又无助的泪水,我也开始明白:谈钱世俗吗?不,并不是的,它给予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让我们能尽全力去留住那些珍贵的人和物。而这些亦让敏感的我意识到:生活,才刚刚解开她的面纱。
我和比我小一岁的弟弟相继踏上求学路,又给家中添了不少经济负担。母亲由于身体原因,更因为无人料理的农活及生活难以自理的外公,而无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父亲一个人打工养家糊口。父亲工作不稳定,工资又少得可怜,一家人的日常花销都要靠母亲精打细算,才勉强让收支相抵。
外公与妈妈一年的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姥姥生病时家里又欠下了不少债,这也就免不了要省掉花在衣服上的钱。亲戚家若有稍大的孩子,便会把一些旧衣服拿到我家。有些还能穿的衣服经母亲洗洗,也就穿在了我和弟弟身上。
她常说,穿衣裳不图多么好看、干净、保暖就很好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母亲现在仍穿着二十年前的校服了。我和弟弟也十分听话,从不吵着要新衣服、新鞋子。
不过,班上免不了有几个同学嘲笑我磨坏的鞋子、老气的衣服、奇怪的搭配。记得初一一个男生很过分地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长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袄,我哭着回家给妈妈说,她只说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是的,何必纠结于俗人的评论,那不过是基于你的外表与穿着,若他无法看到你内里的自我,不睬他也罢。人生的路毕竟不是走给别人看的。那件衣服我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话我也记到现在。
除了衣着,上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交通。低年级可以在村里上,但升到三年级就只能去乡里的学校。家里有一辆自行车,我坐在后座。弟弟只能坐在前面的梁上,两条腿翘起来。别人眼中似乎是“演杂技”的样子,竟让弟弟坚持了三年。
当时到乡里的路破得不成样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来坑坑洼洼,一到雨天还会积很多水。可妈妈每次接送,从不误时。其实本可以让我们寄宿在学校,一周接送一次,但乡里学校的伙食实在很贵。妈妈又担心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却苦了体弱的自己。
有时候免不了要让我们下车跑一会,于是每天上下学跑上一公里就成为了我和弟弟的锻炼方式。记得有一次下雪,雪积了有一尺厚,车子出不了门,妈妈裹着棉袄,顶着风,走到学校来接我们,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了母亲的脸上。但我和弟弟兴奋得不得了,一边玩雪,一边和妈妈说着今天学到的新知识。
我们三个人就这样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那时候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并尽力地拥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与阳光。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的时候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子后面高高的桑葚树,摘下紫红色的叶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
谢谢你,贫穷,你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与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后者。
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母亲早早地教我开始背诗算数,以至于我一岁时就能够背下很多唐诗。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又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很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地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长大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话,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学联君说
我们大部分人
都不是出身于豪门
都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
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拼搏
无论家境如何
只要心怀梦想、顽强拼搏
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好孩子
“富”不代表心灵高贵
“穷”不代表精神贫瘠
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
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
青们就跟学联君一起
为王心仪点赞
也为自己加油鼓劲吧
编辑:李冰
来源:河北青年报记者李梦颖、河青家长会、河青教育、河北青年报、清南师兄(ID:qinghuanandu),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④丨单身狗、加班狗......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以“狗”相称?